聲音詞典 高保真

名詞:以非常清晰和細膩的音質還原聲音。

一起來聽聽 Prince 的 <Purple Rain>。電結他輕掃一個和弦,配以柔和的合唱效果,揭開此曲序幕。這與 The Beatles 的 <A Hard Day’s Night> 開首有異曲同工之妙,同樣營造哀愁、深情,卻又糾結的氣氛。但畫面一轉,隨著歌曲展開,一陣輕快的鼓點,伴隨 Prince 剛柔並重的中性歌聲橫空出現。歌曲漸漸醞釀張力,副歌中恰到好處的一聲哀號,全面帶動聽眾情緒。最終,在一陣聲嘶力竭的歌聲中,和唱聲部與 Prince 精準的結他獨奏響起,將氣氛推至頂峰。

1983 到 1984 年間,Prince 和樂手在明尼阿波利斯一個倉庫錄製《Purple Rain》,他們日以繼夜地錄音,建構這張以編曲複雜、音景壯麗見稱的專輯。這可說是 Prince 在流行曲世界最破格的嘗試。1985 年,接受《滾石雜誌》訪問時,Prince 透露製作專輯期間,他睡得很少,有時更不眠不休地連續工作 20 小時。為跟上 Prince 的工作量,他的樂隊 The Revolution 和一眾錄音師需要輪班工作。Prince 對細節極度執著,就像畫家不滿意畫作某部分,刮掉顏料,並重新繪畫直到滿意為止。有時候,他會特意反覆灌錄部分聲軌,注入空間感,與合成器明亮的音色形成強烈對比,同時中和自己高亢的歌聲。他的作品很多都蘊含複雜元素,就像 <Let’s Go Crazy>,但你不會覺得各種聲音元素間,會互相遮蔽,或糊作一團。在 LM-1 Linn 鼓機的推動下,樂曲各部分的轉折都得以無瑕地過渡至下一段。

1984 年的 Purple Rain Tour 密歇根州底特律站,Prince 在 Joe Louis Arena 台上演出。圖片來源:Ross Marino Archive

錄音工作完成後,Prince 和大部分參與錄音的樂手都會透過高保真音響系統,反覆細聽母帶。這種高保真音響築構絕佳的聆聽環境,與樂迷透過大氣電波聆聽相比,固然大有分別。Prince 十分執著聲音每個細節,鉅細無遺,只要技術上容許,他都會毫不妥協地實行。像 Prince 不遺餘力地錄製《Purple Rain》一樣,聲音工程師研究高保真技術的過程也很艱辛、漫長。直至幾十年後的今天,技術人員才研發出如何重構近乎原音的高保真聲音,讓你猶如置身錄音室聆聽母帶。

像 Prince 不遺餘力地錄製《Purple Rain》一樣,聲音工程師研究高保真技術的過程也很艱辛、漫長

高保真並不單指 hi-fi

究竟甚麼是高保真?首先,高保真不單指 hi-fi。過去多年,高保真一詞的定義都隨著時間和技術而演變。簡單來說,高保真指重構近乎原音的聲音。不過,播放、錄製、欣賞音樂的方式日新月異,高保真的定義也有所改變。1970 年代起,大量家庭音響器材推出市面,使 hi-fi 成為高保真的通俗意思。其實,當年所謂的 hi-fi 設備只是單純地透過額外揚聲器或信道,加疊一層聲音。有人甚至認為這技術會扭曲原音,由此可見,當年 hi-fi 一詞與現今高保真的定義有很大差異。

有很多因素會令我們無法獲取高保真聲音。不少專家都認為,光碟、黑膠唱片和播放設備都正面地改變了音樂體驗,卻大幅影響了音質和「保真」程度。除了聆聽環境的聲學因素,聽歌體驗亦取決於揚聲器、前置放大器、唱盤、光碟機、數位類比轉換器等器材的質素和設計。

話雖如此,我們是否值得為了日常聽歌的體驗,而花費金錢和時間完善家中的音響系統?母帶工程師 Katie Tavini 曾為 Ash、Arlo Parks、Nadine Shah 等音樂人混音,她認為不論是音響發燒友、音樂人、工程師、監製,甚至是普通人,都肯定能夠辨別和享受高保真聲音。Tavini 說:「即使是普通人,都能分辨一首歌曲是否使用了無損格式,甚至無需擁有精準聽覺,單憑感受都能分辨箇中差異。理想的聆聽環境亦都扮演重要角色,如果你用 iPhone 的揚聲器播放,固然不會聽得出多大差別。

感官衝擊

樂隊 The Beach Boys 的第 11 張專輯《Pet Sounds》是經典 hi-fi 天碟。在高保真聆聽環境下細聽專輯,便能欣賞其層次豐富的音樂元素,令人不禁反覆細味。《Pet Sounds》驟聽編曲簡單,但在高保真的環境下,你會聽到箇中互相交織的旋律和情感深度。專輯的編曲和樂器受室樂風格影響,在當時搖滾樂中並不常見。而且,編曲也用了不和諧音符,營造詭異氣氛。《Pet Sounds》全碟氣氛既詭異,又甜蜜,就像樂隊改編的 <California>,相比一首柔和的田園詩,更像 Robert Altman 狂熱的電影。最令人難忘的是 Brian Wilson 在富活力的編曲下,以甜美歌聲,唱出疏離、缺愛的歌詞,就像 <I Know There’s An Answer> 中people look peaceful but inside they’re so uptight」這句。

像 Prince 和 The Beach Boys 一樣,Kate Bush 都喜歡編曲複雜的風格。在 1985 年的專輯《Hounds of Love》,她結合了當時屬於新型號的 Fairlight CMI 合成器,以及多名出色樂手的演出。 在高保真聆聽環境下,每個編曲上的細節都表露無遺,小節之間絲絲入扣,讓澎湃的氛圍充斥在房間裏。這樣,我們才不會浪費 Bush 如此破格的巧思,當中 <Waking The Witch> 和 <Under Ice> 更可謂衝擊感官。只有在高保真的聆聽環境下,方能呈現 Kate Bush 在錄音室建構的聲音盛宴,讓你感受複雜、層次豐富的音牆。

Kate Bush、Prince、The Beach Boys 等音樂人運用了盤帶錄音機(reel-to-reel),大幅增加混音中的細節。1947 年後,音樂製作人在混音時都喜歡使用盤帶錄音機,經常以其捕捉並保留更多細節,以防散失於低保真的格式。時至今天,無論歌曲是用盤帶錄音機或電子方式錄製,混音師都會在高保真環境下反覆細聽母帶,檢查有無瑕疵。Tavini 說:「音樂人需要將母帶設置於初始取樣率和位深,確保細節不會流失於低保真格式,並細聽母帶是否合乎預期效果。」專業混音公司 RedRedPaw 的混音師 Antony Ryan 也認同 Tavini,他補充:「有時候,我們會忽略了一些微細噪音或聲音問題,但同時,在檢查母帶的過程中,我們也會發現驚喜之處。」

一旦體驗過並懂得欣賞音樂的清晰度、層次、微妙細節、力量、空間感等聲音特質,你就會不能自拔。

你會失去甚麼?

即使你決定不再使用廉價耳機和揚聲器,並完善了家中音響系統,有些時候你還是會想用電子方式聽音樂,同時享受最佳音質。很多人都透過 MP3 格式或串流平台等壓縮過的電子音樂檔案聽歌,而非保真程度較高的 FLAC 格式。音響發燒友認為,以壓縮過的格式播放音樂,一些作曲家或監製希望呈現的細節便會散失。

相對聲音的清晰度,我們更熟悉高清影像及其標準,例如高清和超高清。反觀聲音方面,還未有就高保真程度而設下標準。大部分電子音樂格式都經過壓縮,意味原始聲音檔案中部分資訊,都不會保留在電子檔案。不過,事情或會迎來轉變。Apple 研發出自家壓縮技術保真壓縮音訊編解碼器,並於 Apple Music 推出免費的無損音樂選項。這壓縮技術確保原始聲音檔案中所有資訊,都會在串流播放時得以保存。Spotify 也緊隨其後,推出自家的唱碟音質串流選項。

高保真體驗就像戴上優質降噪耳機;也像 Prince 當年在錄音室與混音師首次細聽 <Purple Rain>。總括而言,就是選取無損的原音檔案,並經過數位類比轉換器播放。在優質音響器材和理想聆聽環境下,我們不但聽見聲音的清晰度,還深深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情感,這不就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?高保真隨時顛覆我們對熟悉歌曲的認識,賦予更多細節和情感,讓我們彷彿置身現場聽歌。正如 Antony Ryan 所說:「高保真音響無損地的重現原始灌錄版本和混音,讓你真正沉浸於音樂或表演之中。使你一旦體驗過並懂得欣賞音樂的清晰度、層次、微妙細節、力量、空間感等聲音特質,你就會不能自拔。

 

Lottie Brazier 是位英國作家兼音樂人。她為 The Guardian、Pitchfork、Dazed、The Quietus 和 The Wire 執筆,撰寫有關音樂和文化的文章。

音樂方面,Brazier 的第一首單曲 <Washing Machine> 經 State51 發行,獲 The Guardian、Dazed 和 The Quietus 推薦。

聲音詞典